轻阅小说社

繁体版 简体版
轻阅小说社 > 非洲创业实录 > 第一百六十六章 旅游业

第一百六十六章 旅游业(3 / 5)

九百毫米到一千五百毫米之间。

不过,从气候角度而言,两座城市放在全世界都是相当宜居的地方,一方面降水适中,另一方面受高原地形的影响,气候相对凉爽。

勒韦尔的酒友卡西说:“内罗毕还是有不少优势的,交通方面,北方铁路是帝国交通的大动脉,虽然阿鲁沙的线路更多,但是辐射的区域,反而不及内罗毕。”

“内罗毕通过北方铁路承接沿海蒙巴萨为首的东方省,还有大湖区两个全国经济都比较重要区域,同时,还能通过北方铁路,虹吸沿线的资源和人口,集聚产业。”

“也就是基苏木,靠着港口贸易,才能压内罗毕一头,说到底这也是交通区位带来的优势。”

“在帝国,也只有莱茵市和新法兰克福市那样的大型全国性陆地交通枢纽,才有可能和有水运优势的城市竞争。”

至于中小型陆地枢纽城市,因为东非已经建成的发达铁路和公路网络,这种枢纽城镇在东非能找到一堆出来。

这个时候就看经过交通线路,资源等方面的天赋了,而途经阿鲁沙的交通线路虽然很多,但都是一些支线铁路,而不是干线铁路。

同时,东非经济主轴是东西走向,也就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区域的贸易,产业更容易聚集,而阿鲁沙的交通更偏向于南北走向,在东非赤道以北这个劣势就更明显。

赤道以南的区域,因为东非煤炭等资源,集中在最南端的南非高原等地区,所以南北之间的货运反而比较可观,就像巴登省的煤矿输送到波西米亚工业区。

而阿鲁沙附近基本没有多少重要的自然资源,经济辐射范围内的工农业在东非全国也只能排在中游。

卡西接着说道:“基苏木也不是省会,但是它能成为普鲁士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,并且超越内罗毕,这就说明了政治不完全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全部因素。”

“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,阿鲁沙在各项条件上和内罗毕之间的差距,而不绝对是省会头衔这个问题所决定的。”

“至于全国其他城市,他们能超过内罗毕,阿鲁沙这种帝国老牌城市,把我们城市的经济排名拉下马,这也是正常现象。”

“别的不说,那些沿海的城市,光是海运这一点,就绝对不是我们可以相比的,而我们阿鲁沙作为普鲁士省第三大城市,实际上连一些沿海的中小城市经济都很难超越。”

“不过,好在东非的沿海城市数量不多,否则阿鲁沙等内陆中小城市,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。”

东非本土虽然挨着印度洋和大西洋两大洋,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