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5章 美丽的国度(3 / 4)

一个欧洲神话故事。

据说艾格峰是个小伙子,看上了美丽的少女,结果被中间的僧侣阻拦。最终结果如何洪涛也不知道,因为加油站那位碎嘴子同好也是一嘴纯正的德式英语,能听懂这么点已经不宜了。

说起瑞士这个国家,洪涛以前还真没来过,这几百公里开下来稍微有了点初步了解。

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富裕,随便路过一片牧场,修整的就和国内足球场差不多,围栏都用彩色的钢丝搭建,光是那些固定件就价格不菲。

再看看他们的房子,人住的基本和德国、奥地利乡村差不多,也是花团锦簇、五颜六色,估计每年都得刷一遍油漆,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

但是瑞士人把牛圈、羊圈也都涂抹上了颜色,每头牛、羊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巨大的铜铃铛。

这玩意洪涛在商店里见过,最小最便宜的也得几欧元一个。太奢侈了,住这么好的房子、戴这么贵的首饰,牛羊肉和牛奶得卖多少钱一斤?

真不贵,洪涛在进入因特拉肯之前路过了一个大超市,特意进去转了转,结果发现这里的物价只比德国略微贵二个点左右。

三百克生牛排卖七法郎、一公斤西红柿不到五法郎、黄瓜七块多、一瓶二点五升的大可乐一点四法郎、红白葡萄酒的价格从几法郎到二十多法郎都有。

最便宜的就是牛奶,低的有点吓人。一升的价格只有半法郎左右,买大包装的还便宜。而五百毫升依云矿泉水还八毛多一瓶呢,合算喝牛奶比喝水还便宜。

这时候瑞士法郎对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是一比七多点,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确实不太便宜。可瑞士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已经突破了十万瑞士法郎,也就是说他们的家庭收入每月有七八千瑞士法郎。

试想一下,假如夫妻俩生活在京城,月收入八千块,花七块钱买一份生牛排吃、来一斤两块多钱的西红柿、喝着十块钱一瓶的葡萄酒、一摸兜掏出几个钢镚就可以买一升牛奶回家,贵吗?

除了环境、居住条件、物价之外,洪涛还体会到了瑞士人的一种生活态度,他们有点排外!不是歧视华人,而是不太欢迎任何外国人。

为什么这么讲呢,因为洪涛这一路和不少瑞士普通人有过交集,问路、吃饭、加油、购物,凡是能唠叨几句的机会他都不放过,最终才得出了这个结论。

论据之一,瑞士人很自我,他们既不加入北约、也不和欧盟一起玩,虽然算申根协议国,却还坚持使用瑞士法郎。

倒不是说不能使用欧元,而是找给你的零钱都是瑞士法郎。这对游客来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