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思念(3 / 4)

派驻在国外,父母长期不在身边,一方面,让她有了十分严格的自律性,但同时在逐渐习惯父母不在身边这个事实之后,其实她的内心依旧是很渴望亲情和疼爱的,舅舅舅母的疼爱,与她所渴望的,终究还是有一点差别。

对于韩槿华的信任,更多的,是来自于上辈子近二十年的相交,所积累起来的对于彼此的信任,和同样失去母亲的同病相怜,和在一定程度上都女代母职的惺惺相惜。

而韩槿华作为曾经女代母职的第一夫人,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战后恢复疲软,导致经济和外交处于双重困境的情况下,在无力改变国家经济状况的情况下,选择了在外交上尽心尽力,所以后来k国有人说:“在当时的情况下,改变国内经济的,是韩前元首,改变国家外交状况的是槿华小姐。”

韩槿华在当时做出的贡献可见一斑。

所以,在一定的程度上,她当初从韩槿华身上学到的,除了坚毅顽强,还有如何处理好一些关系。

郁静瑶,本来就是华夏国歌后级别的人物,这样的人,在艺术上的造诣是登峰造极的,又是顾安宁的老师,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,和郁静瑶的着重培养,两人的接触比普通的师生更多一些。

因为郁静瑶与顾安宁的母亲同龄,而顾安宁又只比郁静瑶的女儿小一岁,因为工作原因,不能常伴家人,尤其是女儿身边的郁静瑶,有的时候难免会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。

而顾安宁与郁静瑶的接触与相处,简直比顾安宁郁任何一位亲属的接触都多,反而言之,郁静瑶与顾安宁的接触比她与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的相处还多。换句话说,她们已经成为了与对方相处最多的人,这么久相处下来,自然也是有感情的。

而且,无论郁静瑶也好,韩槿华也罢,顾安宁总是能在两人身上找到一些母亲的影子。

而周慕龄,是她最为尊崇的一个人。

她是个伟人,机缘巧合的相识,带来的是近十年的缘分。

周慕龄去世的当天,顾安宁在自己的日记中以悲伤的笔调写道:“今天,周慕龄的离去,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是一位致力于和平的长者,和致力于儿童权益保护的伟大女性的告别,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巨大损失。而对于像我这样与她有过长期接触,并且受到过她关照的人来说,慕龄奶奶的离开,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,在完成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的见证之后,却惊悉我如此重要的长辈的离开,简直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了。”

如果说韩槿华教给她的,更多的来自于工作,郁静瑶教给她的,更多的来自对于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