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被瓦解,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利益不能统一。
此前,英国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业商品买家,但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后,英国自然无力再维持原本的贸易合作,同时,相较于加拿大,澳大利亚这些亲儿子,英国的农业进口,自然优先满足自身殖民地。
经济上,阿根廷和英国贸易的割裂,直接导致阿根廷收入下降,大量农户和市民破产,引发了阿根廷内部政治危机。
于是1930年阿根廷军政府上台,而阿根廷军政府的上台,进一步加剧了两国间的矛盾。
当然,阿根廷军政府和东非的关系也谈不上多好,因为其掌权者乌里武鲁是一个“极端民族主义分子”,他推崇“意大利模式”,也就是贝尼托政权。
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共性,就是野心大,乌里武鲁的想法中,阿根廷天然是南美领导者。
这就和东非的战略发生了冲突,东非在南美地区的大肆扩张,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乌里武鲁想法的实施。
就比如前世他干预玻利维亚内政,试图推翻玻利维亚民选政府,和巴西竞争等。
现在,玻利维亚,巴拉圭被东非控制,东非对乌拉圭的影响力也日益加深,所以,阿根廷想扩张自己在南美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,东非成为了最大阻碍。
这种情况下,阿根廷应该和东非关系进一步恶化,但事实却恰恰相反,乌里武鲁上台后,不仅没有和东非作对,反而破天荒的加强了当前阶段和东非的合作。
至于原因也很简单,那就是乌里武鲁得位不正,在阿根廷不得人心。
这和意大利的贝尼托政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,贝尼托是先成为意大利首相,然后调动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,掌握国家大权的。
而乌里武鲁上台,是直接发动军事政变,因此,乌里武鲁在阿根廷国内的反对者众多,他的统治并不稳固。
假设,这个时候得罪东非,东非以乌里武鲁政府不合法为由,拉拢阿根廷各个反对势力,那乌里武鲁政府就极有可能被推翻。
毕竟,乌里武鲁靠的是军队,因此,可以通过强权对反对势力进行镇压,但是东非最不缺的就是武力,只要东非打着恢复阿根廷民主的旗号,军队进入阿根廷,说不定就有大批支持者,当然,前提是之后东非再撤出。
现在,东非在巴拉圭河玻利维亚就有驻军,更别说整个南大西洋,东非海军一家独大,所以,乌里武鲁对东非是十分忌惮的,却又因为实力,不得不低头。
除此外,如今阿根廷的经济情况,也要求乌里武鲁和东非采取合作,来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