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《流浪地球》编剧团建组,至今已一月有余。
剧本大纲于7月1号出炉。
中影非常惊讶这样的速度!
中影上次和李秋棠本人合作,还是《时间规划局》,那时候韩董还在位,如今人换了一茬,新人还不了解李秋棠的工作习惯。
这么快就拿出了剧本大纲,得益于李秋棠对剧本方向的严格把握和清晰需求。
李秋棠为编剧们提出了三点原则:既特殊又不能特殊;从视觉到逻辑由小及大再及小;人类如此渺小但依然拼尽全力去抗争。
最后一点是李秋棠提炼的大刘的作者情感。
李秋棠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。
大纲过会后,李秋棠将编剧碰头会改为每周一次,一次一天。
而李秋棠的另一个剧本,就没那么简单了。李蔷带着《梁祝》的新稿来李秋棠家找他,然后剧本被毙,气得李蔷跟李秋棠拍桌子,一定要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:“这稿还不行?你到底要表达什么!”
李秋棠就从细节开始掰扯:“谁要你在剧本里写镜头调度的?还横移,还反打,这是我的事。”
李秋棠自己写剧本经常会把镜头写上,但用别人的剧本他就非常讨厌编剧在剧本里写镜头调度。
“你之前不说。”
至于李秋棠要在《梁祝》里表达什么,他的回答是:“我要的是生活的真实,真实不是真相,真实往往是模糊的,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你用罗生门结构,就是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不要纠结谁对谁错,对错太表面了。”
李蔷当然是一位天才的编剧,李秋棠这么一说,他马上抓住了更深层次的东西:“你想拍沟通障碍。”
李秋棠一笑,像是自己的所思所想终于被人理解,他的《梁祝》表面上是夫妻感情生活,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夫妻交流的障碍,甚至扩大些,李秋棠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人与人无法完全沟通理解这一主题。
但李蔷随机说:“但这样会不会太杨德昌了?”
李秋棠倒不觉得:“人类所有的情感议题基本已经被拍完了,杨德昌拍了我就不能再拍了?”
李秋棠请李蔷回去再写一稿。
7月的暑期档由楷歌导演拉开序幕,《道士下山》首日4000万的成绩也算不错。
与《道士下山》同日上映的还有一部《我是路人甲》,尔冬生导演,主演全素人。
这是第一部聚焦横漂群演的电影。
题材很好,拍的也不错,现实意义很大。
但也是真不卖座,首日卖出2000万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