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王可是一统了六国,天下都是咱们大秦的了!咱们王后听说也是老秦人,即安排我等做王后私兵,我定要好好效忠才是。”
调离是不可能调的。
大王有命,若他们表现出些许不满,等来的便是人头落地。
此话一说,大家于是都默契的表起了忠心。
而下一刻,就听有黄门宣召:“王后有令,命四部校尉,麾下军侯,皆入兰池……”
……
秦时正看着如今的部曲制度。
一部长官为校尉,掌管若干曲。
一曲掌管千人,则称之军侯。
四部私兵,如今有校尉四人,军侯八人。
麾下【五百主】十六人,【百长】【屯长】【什长】【伍长】若干,名称都十分直接。
比如百长管百人,屯长管50人……
那么……要如何调整呢?
她轻轻转动着手中铅笔,思虑深深。
再看这5部士兵配置,以姬衡的性格,他既然赏赐,自然也不弄些虚头巴脑的。
这些私兵的配置尤其完善。
其中只重弩,就足足有3架。
听起来不多,但这等弩机却是秦国战争制胜关键。
只看兰池宫后面巨大的石雕巨鲸图像所刻印的大王功绩就知道,倘若力气足够,方向精准,是能于海中捕鲸的。
而后还有常备弩机,一部也有10架。
甲为皮甲和藤甲两种。
兵器则是矛、戈、剑、戟居多。
只不过此前秦国铁器制造工艺一般,铁质脆,不耐用,因而他们的常备武器还都是青铜材质。
如此,确确实实是姬衡心胸了。
初初与他们磨合,秦时并不打算要大改特改。
她没有反叛的意思,有姬衡这位大王在,就是她走投无路,这五部私兵也不过是螳臂挡车。
他们的存在,更多的是为展示王后权柄。
因而秦时要有打算,令他们好好训练,待成虎狼之师后,为她四处开拓【丝绸之路】。
远去戎狄,西域,百越海港……
这漫漫行途,非大意志大勇大能者不可得。
而她要做的,就是先把这群私兵的可用性提升起来——
先从改变军中职责开始,然后再配更好的伙食。
如此一张一弛,待来年西域出使,必有一部私兵需要跟上。
粟就是小米,耐旱耐贫瘠耐储存热量高,是秦朝无可替代也替换不了的主要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