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中,这种类型是比较基础、常见的。
相比起光量子计算机,生物灵能主脑,魔能奇迹差分机等等各具特色的技术产物,硅晶二进制芯片算不上有多优秀,但也很够用了。
而且,这种计算机正好也是他和网友熟悉的类型,要破解远航者公司的技术体系,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。
[捡垃圾]很快就拆解出操作系统源代码,这套系统也是远航者公司自研的闭源体系。
林博开始阅读代码,编程语言向他敞开,操作系统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落入眼中,通过林博的阅读、思考,系统向他倾诉、表达。
法师盘腿坐在软垫上,身前的矮桌放着机箱显示器和键鼠。灯光明亮,群鸟在海面与蘑菇园往回。它们也停落在桌角和显示屏上,歪头打量守夜人,随即又展翅离开。
林博盯着屏幕,一手按着键盘,一手按着机箱,他在倾听。硬件的呢喃,软件的低语,它们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的身与魂。
这两种声音交汇,前者的嗡鸣语句嵌入后者的长篇大论,像是两篇残章补全了彼此,融合成一段新的语句。
计算机本身在向操作员问好,用轻盈的古多雷语说了一句“欢迎使用”。
“(魔法语)我想知道你的真名。”林博不禁感叹,回应他的,当然是计算机的避而不答。万事万物的真名,都是它们最宝贵的秘密,轻易不会诉诸于口。
有些真名是难以探听的,就像操作系统这种纯文字信息,它们的声音产生于林博的阅读和思考,一旦他沉入冥想,这些声音就消失了。
林博选择接受这种无能为力,他不再纠结探知计算机的真名,而是专心破译眼前的编程语言,把语法逻辑整理归纳出来后发送给网友。
[捡垃圾使我快乐]:效率这么高啊?你是天才程序员吗?
[灯塔客]:我的能力仅此而已,破解加密信息的病毒程序还得靠你
[捡垃圾]:(骄傲)(骄傲)
他们约定好,共享在副本里获得的科技资料,林博负责实地探索,[捡垃圾]提供技术支援,算是分工合作。
回到灯塔,夜晚,林博仍旧是看书学习,练习御术和《束心念行功法》。
他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气象监测站,能够计算实时的风速风向,确定光照情况,判断晴雨环境,记录降水量等等。
等到建立起气象监测站,把天气信息输入灯塔三楼的计算机,再编写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,就能实现灯塔的全自动运行了。
清早,花费一上午搭建监测站,就在灯塔北面,院子围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