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中下游地区长年干旱缺少雨水,今年尤其严重,好几个村庄县城因为干旱颗粒无收,导致流民南上,也影响到最近的县城,米价节节攀伸,伤人致死的案件层出不穷,问该如何是好。
宇文瀚道:“让附近县城安置流民安抚百姓,再开仓放控制粮价!户部尚书,拨款十万两先去江南收购粮食……”
他还没说完,户部尚书就开始叫穷,道:“启禀皇上,今年驻守雁荡关的驻军上折说边关不平,户部去年最后的税款已经拨过去更换武器装备,现在户部也拿不出钱来。”
宇文瀚挑了一下眉头,道:“户部既然是掌赋税财政的,不管如何,都得拿出钱来,你与其对着朕叫穷,还不如想法子解决。”
户部尚书也是个混不吝,直接跪下道: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臣也没办法,皇上不如脱了微臣的官服,换别人来吧。”
宇文瀚还未说话,一个言官上前一步道:“皇上既然力排众议让皇后娘娘参与朝政,不如就看看皇后娘娘有什么高见,能让户部变出钱来,能让流民不受灾祸之苦。”
一瞬间,杭素就成了众矢之的,宇文瀚也想看看杭素会怎么说,遂闭嘴不言,杭素拿起一封信,展开看完道:“沧州有徐姓官员,五十寿宴时开宴一百桌,流水席吃了五天,其中鲍生翅肚无所不有,飞禽走兽无所不包,以他的俸禄想办这场宴会,就是一百年也不可能,这不就是钱吗?还是贪污受贿来的钱,他取之于民,现在正好用之于民!”
一名官员迟疑道:“皇后娘娘的意思是……查处这位徐姓官员?可仅凭一则传言,未免太过荒谬!”
杭素冷笑道:“御史台素来闻风奏事,无需证据,怎么,现在本宫亲口所说,朝堂上的御史都是耳聋眼花之辈,听不到吗?”
这一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,你不是哭穷吗?现在就有一个大贪官,抄了他就有钱了呀!
文武百官面面相觑,都没有质疑她的消息来源,毕竟她有皇上支持,镇国公为后盾。静默半晌,一位御史出列问道:“敢问皇后娘娘,这位徐姓官员叫什么名字,是什么职务!”
杭素直接说出来,御史当即弹劾这位徐姓官员,有他递了名目,宇文瀚直接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沧州,查办此案,如若证据齐全,可以便宜行事!
直到这个时候,官员们才反应过来,皇上让皇后娘娘参与朝政,可能就是为了肃清官场,难道说……皇后娘娘天生异象,金日投怀的说法其实是皇上一力促成,就是为了现在一个□□脸,一个唱白脸!
好一出双簧戏!好深的算计!